您现在的位置: 智慧身心健康网 >> 心灵健康智慧 >> 正文第1页 ◇本文关键词:
为何你总是讨好他人?你的心灵自由在哪里?
◇智慧指数:★★★ ◇智慧币:0

  为何你总是讨好他人?你的心灵自由在哪里?

为何你总是讨好他人?你的心灵自由在哪里?

  一位80后读者来信,说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他总爱用别人对他的认可度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久而久之就成了讨好型人格。处处讨好别人,让他变得极度敏感,不惜委屈自己,失去了内心的自由

  人格形成当然和从小经历有关,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说,童年缺失父母关爱,特别是缺失母爱,会让他缺乏安全感,变得不自信。我在《破译命运密码》一书中,曾剖析过这种人格的特点。但抛开这类特定人群,对于社会的大多数人来说,社会认可与内心自由的矛盾普遍存在。

  以作家这个职业来说,一部作品得到社会认可无疑会使作家受到鼓励,成为创作的动力。但很多时候,好作品也会很寂寞,得不到众人喝彩,甚至身后才被承认,文坛这样的例证不少。于是作家就面临着选择,可能最想写的东西与当下的社会认可无法统一,要么迎合大众,要么服从内心。我们看到那么多虽然喧嚣一时却很快被遗忘的作品,也有那么多人选择了默默耕耘,哪怕知音寥寥。

  日常生活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我有一个熟人,在周围人眼里她是个孝女、贤妻、慈母,但她却常常为一些小事烦恼。比如,今天晚上丈夫下班后有一句抱怨,她会想,丈夫是不是对自己不大满意?明天去看望父母,老人不经意流露出一点不高兴,她又会反省自己是不是哪点做得不够好?后天儿子放学回家后不想说话,她又认为儿子对自己疏远了。其实引起她疑虑的这些因素往往并不存在,对方的种种表现很可能根本不是针对她的,当她总为这些琐事困扰的时候,心中便没有了自由

  还有一个女孩,每次和朋友聚会后总是特别疲惫,又找不到原因。其实,她之所以累是总想刻意讨好别人,想让身边的每个人都高兴,而这种内心毫不自由的应酬需要很大的精神支出。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人为什么想刻意讨好别人呢?自卑恐怕是一个原因,但有时一个人太过优越,不愿使周围的人受到刺激,也会变得四面讨好,诸如此类。

  怎样拿捏社会认可与内心自由之间的尺度,这是个哲学问题,也是许多人都要面对的实践问题。社会认可与内心自由当然是一对矛盾,不仅是从小缺乏安全感才会面对这样的困扰,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只要不是过分放纵自己,都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掌握平衡,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平衡尺度。

  有些人毫不考虑社会反应和他人认可,一味我行我素,无疑会处处碰钉子。而有些人过分注重环境和社会认可,特别在意他人与亲友的感受,处处压抑自己

  这里,过分的放纵自我和过分的“讨好”环境都是偏颇的。而在生活中,凡是受到这个问题折磨的多是后者。

  究竟如何拿捏社会认可与内心自由二者之间的尺度?

  首先,最好做到两者兼顾,既获得社会认可,又获得内心自由。譬如选择既有成就又自己喜欢的职业,选择既有业绩又自己爱做的项目,选择既有合作成效又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如此等等。这里有很多技巧和艺术。

  其次,当社会认可与内心自由不能兼顾时,要敢于在二者间做出取舍,要划定内心自由领地不可侵犯的底线,坚决保护心灵自由。我们要追求社会及他人的认可,但只能适度地“察言观色”,适度地“委曲求全”,适度地“讨好他人”。如若过分,整个人都崩溃了,社会认可还有什么意义?

  再次,对于社会认可本身也要取舍。前提是区分社会认可的重轻次序。如你将事业放在首位,那么与事业无关的许多人际关系应酬就要尽可能删减回避。为了大的社会认可,你必须放弃处处做好人的奢望。如你将家庭看得特别重要,那么,影响家庭生活的许多交际都要省略。谢绝邀请会使一些朋友不满意,但你不能讨好一切人。

  至于再细下去,对他人哪种程度的“讨好”是必须的,哪种程度的“讨好”是多余的,都要学会掌握其中的取舍分寸。

  社会认可很重要,可自由和洒脱更重要。㊣(作者:柯云路,来源:广州日报,感谢文字作者!感谢图片作者!)

【◇责任编辑:FirstLight】
  ↓↓↓↓↓▼ 其它朋友,还学习了以下智慧内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快捷方式 | 万年历查询 | 友情链接 | 加入我们 | 智慧共享调用 | 广告投放 | 关于我们 | 实用地图
请把本站介绍给您身边的人(您的学生、同事、朋友、亲人等),您的举手之劳可能会使他们受益无穷
Copyright © 2008-2012 WISE99.COM 智慧身心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06941号
阅读、学习、修养、成长,一个都不能少,一切尽在智慧身心健康网!
[呵护身体,滋养心灵]智慧身心健康网为您身心健康提供助力
技术支持/举报不良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