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启引:『中医认为“肝、心、脾、肺、肾”这五脏与“怒、喜、思、悲、恐”这五志是相互对应的。肝主怒,所以过怒则伤肝。除了大怒之外,生活中还有可能“生闷气”,中医中叫做“郁怒”。郁怒和大怒相比,是一种平缓而持续性的情绪变化,所导致的损伤是长期的、慢性的。』
也许你觉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痛斥王朗,使王朗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在马下的桥段是属于艺术上的夸张处理;也许你觉得三气周瑜,令其一命呜呼的情节也只是个故事;也许你觉得当人们生气的时候,脱口而出的那句“气死我了”!只是一时生气的夸张说法。
但千万别小瞧这个“气”,这种“气死人”的说法,实际上是有着一定医学根据的。
为什么生气、大怒会伤身呢?《黄帝内经》中讲“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意思是说,大怒会导致肝气横逆,严重时会导致气血上逆,出现吐血、腹泻等情况。我们平时会看到有人生气后会涨得满脸通红,双目红赤,甚至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现象,这些就是“怒则气上”的表现,这个“上”就是向上反映到头部或者面部。
在临床上,大怒会引起血压突然升高,严重的会导致脑卒中。因为生气会使气血往上走,使气血淤阻在头部。
另外,生气、大怒,还会出现如《黄帝内经》当中所说的“呕血”和“飧泄”两种情况。
中医认为“肝、心、脾、肺、肾”这五脏与“怒、喜、思、悲、恐”这五志是相互对应的。肝主怒,而五行中“肝木”克“脾土”,所以,怒气越大,肝气越旺,相应的脾胃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的时候就会出现吐血的情况。
也有人在大怒之后出现了腹泻,这居然也和生气有关系。《黄帝内经》中把这个情况称为“飧泄”,就是指大便泄泻清稀,并且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这就是肝气太旺,使得脾胃功能减弱,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除了大怒之外,生活中还有可能“生闷气”,中医中叫做“郁怒”。郁怒和大怒相比,是一种平缓而持续性的情绪变化,所导致的损伤是长期的、慢性的。生活中郁怒致病最常见的就是肝癌。每个人都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如何让自己摆脱这种情绪的困扰,不让怒气影响自己的健康呢?
首先,我们要学会缓解情绪,要想办法把怒气宣泄出去。我们可以向朋友、向家人倾诉,得到别人的开导和帮助。
甚至可以大哭一场,因为中医认为“肺金可以克制肝木”,而“悲”与肺相对,我们可以理解为,当你伤悲的时候,怒气自然就会被削弱,所以,生气的时候哭出来,是一种很好的缓解自己情绪的方法。
其次,去做点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或者你平时很感兴趣却一直没有去做的事,比如听听音乐、唱唱歌、散散步、跳跳舞,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对于缓解怒气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宋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