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运用人的长处,面临的第一关即在于择人。有效的管理者择人任事和升迁,都以一个人能做些什么为基础。所以,他的用人决策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美国南北战争时,林肯总统任命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当时有人告诉他,说格兰特嗜酒贪杯,难当大任。
林肯却说:“如果我知道他喜欢什么酒,我倒应该送他几桶,让大家共享。”
林肯总统并不是不知道酗酒可能误事,但他更知道在北军诸将领中,只有格兰特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后来的事实证明,格兰特将军的受命,正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这也说明了林肯的用人政策,在求其人之所长,而不在求其人之为“完人”。
当然,林肯之所以懂得用人的这一诀窍,可真是好不容易才学会的。在这以前,他曾先后选用了三四位将领,选用标准都在求所用之人必须无重大缺点。但其结果,虽然北军拥有人力物力的绝对优势,而在1861~64年间,却一无进展。
反之,在南方的李将军领导下,从贾克森起,几乎没有一位将领不是满身都是大小缺点。但李将军并不在意;因为他知道他所用的人,每一位都各有所长。而李将军正是善用他们的长处,使他们充分发挥。所以,在那段时期中,林肯麾下每一位“无缺点”的将军,一个一个都被李将军指挥下的“一技之长”的将领击败了。
倘要所用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至多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组织。所谓“样样都是”,必然一是处。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也往往越著。有高峰必有深谷。谁也不可能是十项全能。
与人类现有博大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汇集总和相比,任何伟大的天才都不能及格。世界上实在并没有真正的能干的人,问题应该是在哪一方面“能干”而已。
一位管理者如果仅能见人之短而不能见人之长,因而刻意于避其所短而非着眼于展其所长,则这位管理者本身就是一位弱者。他会觉得他人的才干可能构成对他本身的威胁。但是,世界上从来没有发生过部属的才干反而害了主管的事。
美国的钢铁工业之父卡内基的墓碑上碑文说得最为透辟:“一位知道选用比他本人能力更强的人来为他工作的人,安息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