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关语智慧之一:解围,轻松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有时会因某事突然发生而处于受窘的境地,难以摆脱尴尬时,而一两句双关语却可以使气氛顿时轻松起来,帮人解除窘迫。在一次新婚典礼上,贴在堂上的“喜喜”字突然从墙上飘了下来,刚好落在新婚人的头上。
顿时,喜堂上的宾客为之一愣,大家脸上的笑容立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不快。
还是那主持婚礼的小伙子头脑机敏,立即揭起“喜喜”字高声地说道:“哎呀,各位亲朋好友,你们看喜从天降,喜上眉梢,双喜临‘人’啦!”顷刻,喜堂欢声雷动,一对新人的脸上充满笑意,充满阳光。
双关语智慧之二:表白,含蓄
通常,人们表白就是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然而,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气氛中,有时还要用双关语来含蓄地表示,以耐人寻味。
1949年国共谈判时,在4月的一天,毛泽东接见了国民党代表刘斐先生。刘斐忐忑不安,不知如何开口。
毛泽东主动与他拉起了家常话,然后才谈共同关心的事。刘斐对和谈的前途尚有疑虑,就试探性地问毛泽东:“您会打麻将吗?”
毛泽东回答:“晓得些,晓得些。”
“您爱打清一色呢,还是爱打平和?”
毛泽东听出话中之意,就笑言道:“平和,平和。只要和了就行了。”
寓意深长的一番话,使刘斐先生疑虑顿释。
刘斐忧虑和谈的前途,不好直言相问,所以借打麻将投石问路,一语双关地探询毛泽东对谈判的诚意。毛泽东明察秋毫,自然听出弦外之音,也一语双关地说“平和,平和,只要和了就行”,含蓄而诚恳地表达了对和谈的诚意,使刘斐先生的疑虑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