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关语智慧之五:回击,委婉
在交际中,难免遭到恶意的诘难和带侮辱性的戏弄,损害交际者的尊严,必须予以回击。倘若能用上双关语以委婉的表示,既能达到目的,又能体现出高深的语言功底。
有一老人妻亡后续弦一少女,比儿子还要小十岁。谁知其子暴病而死,老人虽然悲痛,但是请来先生、和尚、道士、裁缝等为其子超度亡魂念经三天。可那先生、和尚、道士、裁缝见到那美丽的小娘子,便带着挑逗的口吻议论:“这位死小孩子倒比娘大,这位做‘母亲’的将怎么开口哭呢?”此话恰好让这位“母亲”听到了,她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仪式开始后,和尚、道十诵经刚一完毕,她便大声“痛哭”地说:“儿啊!苦命的儿啊!娘未生啦先生我的儿啊(骂先生);娘未死啊,倒死我的儿啊(骂道士);说是我的儿啊,何尝是我的儿呢(骂和尚);想见我的儿啊,只有黄泉路上才逢我的儿啊(骂裁缝)。”
被请来的先生、和尚、道士和裁缝毕竟都有文化素质,听出她一语双关哭骂他们后,自讨无趣,立即收拾东西,钱都未要,灰溜溜地逃走了。
双关语智慧之六:讥讽,辛辣
用双关语指责或嘲笑对方的错误,由于语言意图并不明显,而且幽默诙谐,饶有风趣,既给人以意在言外之感,又能感受到讥嘲之意,但只能火烧乌龟肚里痛,不好发作。
1945年9月,周恩来随毛泽东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一天谈判休息时,蒋介石自恃棋艺精湛,邀请周恩来对弈。
开局,蒋介石急于求胜,使出他的拿手好戏“大炮攻势”。当头炮,沉底炮频频进攻,取得了一时的优势局面。周恩来沉着应战,车马并进,很快化险为夷。进入中局,蒋介石丢马损炮进攻受阻,只得转入被动防御。
此时,周恩来稳步推进,很快兵临城下,蒋介石舍车保帅,以图拼子求和,但未能挽回败局,受困败北。结局之后,周恩来笑着对蒋介石说:“蒋先生的‘大炮攻势’很见功力,只是太轻视了我的过河卒子,最后失败也是难免的。”蒋介石尴尬地说:“周先生棋高一筹,棋高一筹。”说完便起身走了。
周恩来表面上说的是棋上的“大炮攻势”和“过河卒子”,实质上暗指国民党的“大炮攻势”与共产党的“过河卒子”,把蒋介石的输棋比做战争的失败。真是妙不可言,叫蒋介石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