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智慧身心健康网 >> 精彩生活 >> 快乐智慧 >> 正文第1页 ◇本文关键词:
身心愉悦,自适快乐,快乐常在,幸福不远
◇智慧指数:★★★★★ ◇智慧币:0

  幸福感是时下的热门话题,幸福感和幸福指数的调查与排名也层出不穷,甚至国家主流媒体中央电视台也在《走基层·百姓心声》中对此作了专门报道,引发了新一轮幸福问题讨论的热潮。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这里所说的“心情舒畅”与幸福有关,也即是说幸福其实是一种心情感觉,与财产、地位、名望等外在的东西关系似乎不大。

  坐在男友自行车后座上的女孩子可能是幸福的,而坐宝马车内哭泣的姑娘不一定幸福。当然,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是一种别致的“幸福”选择,时代发展,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幸福的感觉也是多种多样的,古今皆然。

  关于对幸福理解,我们不禁想起文人金圣叹的“不亦快哉”三十三则。金圣叹(1608~1661)生活于明清之交,这是一个政治动荡、异端思想迭起的时代,其中一个重要的突破就是对“人”的重新发现及从宋明理学桎梏中的解放。金圣叹一生的主要精力在于诗文、小说、戏曲的评点,“不亦快哉”三十三则就出现在他对《西厢记》的评点之中。

身心愉悦,自适快乐,快乐常在,幸福不远

  在《西厢记》《拷艳》篇的评点中,金圣叹追忆了20年前与友人赌说人生快意之事的情形,并依据记忆写下了当时的一些快意人生的事情。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对“快事”的畅谈其实就是对人生之中幸福时刻的感悟。纵观这三十三则快事,不外乎身体的解放、心灵的自适以及那颗善于发现幸福的敏感心灵

  幸福不幸福首先是一种切身的感觉和体验,身体必须参与其中,进行体验,身体舒适才会有心灵的快意,因此对身体的发现与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在金圣叹的“不亦快哉”中有较多的体现。

  如第一则写到夏天曝晒酷热之时,“汗出遍身,纵横成渠”,浑身难受,饭不得食,更兼苍蝇飞舞,忽然大雨滂沱,凉爽随之而来,“苍蝇尽去,饭便得吃”,不仅身体从难受中解脱出来,心灵亦随之舒展;第五则写与豪士快饮,结果喝多了,身体不适,下席不得,恰逢此时书童送来炮仗,趁机下席放炮,“硫磺之香,自鼻入脑,通身怡然”,自然感到畅快!甚至因为下身瘙痒难忍,用热水冲洗,奇痒乃止,作者也会因此而感到快意与幸福

  由此想想,幸福其实很简单,你的身体从不适中解放出来,就能感受到幸福。比如我们感冒了,鼻塞胸闷,这个时候自然会想到身体健康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身体康复的时候,人们却常常忘记了身在福中,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第十五则更有意思,写出了古今人物的同感:

  本不欲造屋,偶得闲钱,试造一屋。自此日为始,需木,需石,需瓦,需砖,需灰,需钉,无晨无夕,不来聒于两耳。乃至罗雀掘鼠,无非为屋校计,而又都不得屋住,既已安之如命矣。忽然一日屋竟落成,刷墙扫地;糊窗挂画。一切匠作出门毕去,同人乃来分榻列坐。不亦快哉!

  盖房安家,这个是古今之人都必须面对的事情,住小房子憋屈,身心都难以舒展。造房子需要付出一番心血,装修更是一件费心费力的事情,但是这种痛苦你必须面对,毕竟会苦尽甘来,等一切装修完毕,搬住进去,赏玩其中,身体舒展了,心情快乐了,幸福不就随之而来了吗?人们常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幸福必须等到付出之后才能得到切身的体会。

  当然身体的感觉只是浅层次的体验,心灵的自适才是更为深层的幸福体验。所谓自适,其实是一种逍遥安适的心灵姿态,《庄子·大宗师》中批评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等名节之士时说:“役人之役,适人之适,不自适其适者也。”

  这些人因为一个外在的名节而自戕性命,空留名史籍,实际上为他物所驱使,没能达到真正心灵的自适,就像郭庆藩《庄子集释》中所言:“悦乐众人之耳目,焉能自适其情性也!”过分追求身外之物如虚名微利,实际上不能使生命个体得到真正的幸福快乐,而真正的以精神的安适为目的,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金圣叹生在晚明,当时理学思想尤盛,束缚了人的心灵自由,如果为人行事处处以理学为范,实际上就像庄子所说的“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这是得不到真正的快乐的。所幸的是他看穿了这一点,于人生中坦然地超越了世俗的枷锁,追寻“自适”的人生

  如第九则:“饭后无事,翻倒敝箧。则见新旧逋欠文契不下数十百通,其人或存或亡,总之无有还理。背人取火拉杂烧净,仰看高天,萧然无云。不亦快哉!”于无意中翻出欠条若干,欠债之人或存或亡,总而言之,钱财是讨不回来了,若是换做今之常人,定然会生闲气,但是人家金圣叹却不是如此,一把大火烧个干净,烟消云散,毫无挂碍,不也是件很快意的事情吗?何况钱财本是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带不走的,何必为此牵肠挂肚呢?

  又如第二十五则:“佳瓷既损,必无完理。反复多看,徒乱人意。因宣付厨人作杂器充用,永不更令到眼。不亦快哉!”精心收藏的古董宝贝不小心损坏了,痛惜不已吧?干脆拿出去当瓦罐使,眼不见心不烦,不是很好吗?

  又如第十八则,欲为比丘,但是又受到佛教清规戒律的限制,不得吃肉饮酒,这种外在的形式束缚了心灵自由,倘若“为比丘,又得公然吃肉,则夏月以热汤快刀,净割头发。不亦快哉!”把这一切的束缚抛诸脑后,佛性自心中起,一切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FirstLight】
  ↓↓↓↓↓▼ 其它朋友,还学习了以下智慧内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快捷方式 | 万年历查询 | 友情链接 | 加入我们 | 智慧共享调用 | 广告投放 | 关于我们 | 实用地图
请把本站介绍给您身边的人(您的学生、同事、朋友、亲人等),您的举手之劳可能会使他们受益无穷
Copyright © 2008-2012 WISE99.COM 智慧身心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06941号
阅读、学习、修养、成长,一个都不能少,一切尽在智慧身心健康网!
[呵护身体,滋养心灵]智慧身心健康网为您身心健康提供助力
技术支持/举报不良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