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我想是时候完全揭开他的伤疤了。我告诉他,他最大的问题不是过去受到的伤害,而是他现在的态度,他总是把自己当作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并且认为得到回报理所应当,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因此,现在的症结不在忧郁症,而是他长期的不满足感。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最近我遇到了这样的例子:
一位48岁的单身男士,每两周进行一次心理治疗,已经坚持了6年。在向我叙述了他的慢性忧郁症后,他开始讲他不幸的人生遭遇。
他抱怨道:“我的童年很苦,父亲是个酒鬼,每天大喊大叫,母亲不管事,哥哥还染上了毒瘾。”
他现在处于失业状态,依赖父母的接济。
我马上发现这是典型的自恋患者,把失败的责任归咎于制造的环境,并且感到社会没有给他应有的承认。
我接着问他:“那你希望通过治疗得到什么呢?”
他回答得很干脆:“我只想感觉好些,并且消除我的忧郁症。”
我问他:“现在为你治疗的医生怎么样?”
“嗯,她很和蔼,还能理解人,但我一点也没见好。”
我觉得应该说点刺激他的话:“我发现你没有为改善生活担负起应有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