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启引:『自我封闭者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因而是环境不适的不良心理现象。那么,如何调节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呢?一、乐于接受自己;二、提高对社会交往与开放自我的认识;三、克服孤独感,就要把自己向交往对象开放;四、将过分关注自我的精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以减轻心理压力……』
人们往往将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人称之为“闷骚男”、“孤独哥”。虽然人的性格与自身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很难改变,但如果属于比较严重的自我封闭,那就不是简单的“性格内向”了,有必要尽快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修正、改进。
“封闭”本义指严密盖住。自我封闭是指个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什么社交活动,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来往。自我封闭者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因而是环境不适的不良心理现象。
自我封闭心理具有如下特点:
★普遍性。
即各个年龄层次都可能产生。儿童有电视幽闭症;青少年有性羞涩引起的恐人症、社交恐惧心理;中年人有社交厌倦心理;老年人有因“空巢”(指子女成家居外)和配偶去世而引起的自我封闭心态。同时,在不同的历史年度都可能存在这一现象。过去有所谓“隐士”,当今有孤独无友之人。
★非沟通性。
正常人都相互沟通交往的需求。据统计,人除了8小时睡眠外,一天中其余70%的时间被用来交流信息与情感。而有封闭心态的人,则不愿与人沟通,很少与人讲话,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害怕或讨厌与人交谈。前者属被动型,后者属主动型。他们只愿意与自己交谈,如写日记、撰文咏诗,以表志向。
★逃避性。
自我封闭行为与生活挫折有关,有些人在生活、事业上遭受波折与打击后,精神上受到压抑,对周围环境逐渐变得第三,变得不可接受,于是出现回避社交的行为。
★有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