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智慧身心健康网 >> 智慧国学经典 >> 中华养生智慧 >> 正文第1页 ◇本文关键词:
你的生活饮食习惯,决定你的命
◇智慧指数:★★ ◇智慧币:0

  智慧启引:『中医信的是《论衡》中客观的先天寿夭之命,而不是人生轨迹由“天”决定。中医的“命”论,是认为父母赋予子女的先天禀赋,决定了子女的寿命上限及出生时的体质特点。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很难达到甚至远远达不到自己的寿命上限,看来还有更加重要的因素在影响着人的寿命。这个因素中医称之为“后天因素”,包括生活方式、社会因素、地理环境、疾病损伤等,其中与养生关系最密切的是生活方式因素,也就是习惯。故俗话说:“不在习惯中生存,就在习惯中消亡。”』

你的生活饮食习惯,决定你的命
你的生活饮食习惯,决定你的命

  什么是命呢?汉代王充的《论衡·气寿篇》中说:“凡人禀命有二品:一曰所当触值之命,二曰强弱寿夭之命。所当触值,谓兵、烧、压、溺也。强寿弱夭,谓禀气渥薄也。”其中所言“触值之命”,即卜筮者喜论的“天命”,也就是人生轨迹;后者“强寿弱夭”,为先天因素决定的身心特点。

  那么中医信命吗?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说“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又有“尽终其天年”之说。《史记》中也记录了名医扁鹊认为“信巫不信医”为医家“六不治”之一。这样看来,中医信的是《论衡》中客观的先天寿夭之命,而不是人生轨迹由“天”决定。

  深究之,中医的“命”论,是认为父母赋予子女的先天禀赋,决定了子女的寿命上限及出生时的体质特点。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很难达到甚至远远达不到自己的寿命上限,看来还有更加重要的因素在影响着人的寿命。这个因素中医称之为“后天因素”,包括生活方式、社会因素、地理环境、疾病损伤等,其中与养生关系最密切的是生活方式因素,也就是习惯

  故俗话说:“不在习惯中生存,就在习惯中消亡。”而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人的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即“先天禀赋”。可见,先天禀赋虽由父母决定,个人不可能择其优劣,但要想长寿,不如尽量优化、完善自己的日常习惯。而要想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从现代的社会及人文特点来看,应着重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戒浮躁,保清净。

  现代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期望捷径、苛求捷径,结果使人心无定,多欲而心乱,破坏了长期习惯的养成,更有可能直接引起七情紊乱而致病。所以应学会清净、恬淡的处世方式,以抑制浮躁。所以《黄帝内经》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凝神敛思,减少过分的欲望,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思想基础。

  二是在生活中处处留心。

  “留心处处是学问”,生活中要善于观察,保持、加强已有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勇于改变坏习惯。人无完人,每个人的日常习惯中,或多或少总有一些影响生命健康的“坏习惯”。

  完全消灭这些不良习惯并不现实,但是尽量减少不良行为习惯,养成新的好习惯,这才是养生者一生的巨大财富。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发现坏习惯,要从生活的最细小之处着手,任何一个微小的坏习惯,都可能导致生命的损伤和疾病的产生,即陆游所谓“一毫不加谨,百疾所由兹”,所以强调“处处”,强调“留心”。

  三是勿因人情而破坏好习惯

  现代很多人感觉养生难,难在很多好习惯必须为人情“让路”。典型者如饮酒,在社会不良思想的灌输及具体环境的影响下,似乎不醉不足以显示诚意和热情,更有甚者,竟然因大量饮酒而致酒精中毒,最终“殉职”在酒桌上,可叹可悲啊!所以,为了生命健康,遇到人情难关,要量力而行,或点滴不沾,或“客气”一番,甚至伪装一下,总胜过病房哀号,痛苦自受。

  总之,人的一生,命好真不如习惯好,正如孙思邈所言“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既自善,内外百病自然不生”。喜好养生者,必当“慎思之”,“明辨之”!好习惯更应该“笃行之”!㊣

【◇责任编辑:FirstLight】
  ↓↓↓↓↓▼ 其它朋友,还学习了以下智慧内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快捷方式 | 万年历查询 | 友情链接 | 加入我们 | 智慧共享调用 | 广告投放 | 关于我们 | 实用地图
请把本站介绍给您身边的人(您的学生、同事、朋友、亲人等),您的举手之劳可能会使他们受益无穷
Copyright © 2008-2012 WISE99.COM 智慧身心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06941号
阅读、学习、修养、成长,一个都不能少,一切尽在智慧身心健康网!
[呵护身体,滋养心灵]智慧身心健康网为您身心健康提供助力
技术支持/举报不良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