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息寡言,肺金自全
“肺如钟,撞则鸣,风寒入,外撞鸣,虚劳损,内撞鸣。”这是清代中医名家陈修园对肺系疾病因素的总结。调息不当,外卫不固,风寒湿热经常侵犯皮毛,肺的呼吸功能受到阻碍,就会发生气管炎、哮喘等疾患。要使肺金得清,先要调和气息,气息调和好了,肺金自然安宁。
中医学认为,肺为发声之腑,说话过多,会伤及肺气与肺阴,出现喑哑、咽痛、语怯等病痛。所以说,保护肺腑,寡言少语与调息适度一样重要,两者均不可偏废。
饮食有节,脾土安和
《黄帝内经》上说道,“食饮有节”是非常重要的健康因素。胃主纳谷,脾主运化,饮食有节,饥饱适宜,五谷才能化为气血充养五脏六腑;反之,饮食无有节制,太饱则伤肺,太饥则伤气,太酸则伤筋,太咸则伤骨,太甜则伤血。
特别是暴饮暴食,烟酒无度,就必然伤及脾胃,脾胃伤了,气血津液自然会减少许多,何谈健康!所以要使脾胃(包括肝胆大小肠)安康,节制饮食是第一要素。㊣(智者:毛德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