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足见肾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中医又讲冬季主收藏,最适宜补肾。所以冬季宜补肾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不过,补肾是有讲究的。首先,要知道什么情况下该补肾,自然是肾虚的时候。
那么肾虚有哪些常见症状呢?
呼吸加快,容易气喘。我们都知道呼吸是肺的功能,其实,呼吸和肾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中医讲“肺主呼气,肾主纳气”。一动就喘,是肾不能纳气,就说明肾虚了。同样道理,总打哈欠,想深呼吸,也是肾虚的表现之一。
腰酸腿软,登高困难。肾有两只,分居腰部两侧。所以,中医叫“腰为肾之府”,腰酸腿软,登高困难,是肾虚的表现。此外,“肾主骨”,肾虚会导致骨质疏松,也会出现腰酸腿软的症状。
视物模糊,眼睛干涩。中医将眼睛的瞳孔叫“水轮”,“肾主水”,肾有问题,不能将肾水送达到眼睛,眼会觉得干涩、视物模糊,甚至会迎风流泪。
手脚冰凉,脚后跟疼。肾中之阳,对人体有温煦作用,中医叫“命门之火”,如果人体内火气不足就会手脚冰凉,甚至全身都怕冷。由于肾阳不足,循环不好,血液不能运输到末梢就会手脚凉,脚后跟疼也是同样道理。
排尿不顺,夜尿频多。中医说“肾司二便”,也就是说大小便也是由肾控制的,肾虚就会出现排尿不畅,或者无力、滴沥不尽,严重的还会尿失禁,中医叫“肾气不固”。夜间主阴,肾气虚的人,夜间就会尿多,严重的还会影响睡眠。
如果有以上这些症状表现,就说明有肾虚的问题了。
这些事会影响肾脏健康
造成肾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父母遗传、先天不足会导致肾虚,后天失养、房劳过度,也会引起肾虚。
此外,生活中一些不良习惯,也会影响肾脏健康。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饮水或排尿习惯,忙起来就忘了按时喝水或排尿,会加重肾脏负担。此外,饮食不节、过度操劳也会伤肾。
一些药物,如去痛片、消炎痛、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长期服用会对肾脏造成伤害。所以服用期间,应该严格遵照医嘱。
体弱的人,肾精不足,尤其应该多注意肾脏健康。
补肾是有讲究的
所谓冬季补肾,要对症而补。我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劳逸适度,静以养精。补肾不只是吃什么,生活习惯非常重要。中医认为冬三月要“早睡晚起,必待日光”。因为冬天主阴,要多静少动,防止伤精。少动不是不动,而是要适当减少活动量,把人体的精气都收藏起来,这也是补肾。
饮食有节,补脾益肾。饮食对人体非常重要,饮食不足,营养不良,自然达不到补肾的目的,不过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大多数人并不缺营养,大补并不益肾,反而增加肾脏负担,特别是高蛋白、高盐、高脂肪饮食,这些饮食偏好会影响脾肾功能,轻则腹胀、腹泻,重则产生疾病。所以,饮食清淡,不要过饱就是补肾。
药食结合,分清阴阳。补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中医将肾虚分为肾阳虚、肾阴虚等,补肾药食要有选择,不可盲目进补,最简单的就是根据身体状况分清阴虚、阳虚,阳虚的要补阳,阴虚的要滋阴,如果分辨不清,还是不补为好。
一般来说,肾阳虚的人怕冷、尿频、浮肿、性功能减退,要补肾壮阳,可以吃些黑豆、核桃、芝麻、河虾、羊肉、鹿茸、人参、海马等,这些有壮阳作用的药食多偏温热,如果补反或者补过了会上火,高血压、高血脂的人不适合。
肾阴虚的人燥热汗多、眼睛干涩、失眠多梦,可以吃海参、甲鱼、牛奶、冬虫夏草、石斛、麦冬、银耳、百合等,这些是补肾养阴的药食,但偏寒凉,如果补反或补过了会产生胸闷、胃胀、腹泻、腹痛,胃肠不好的人不适合。
总之,补肾并非简单事,补反补过都不宜,冬季补肾要慎补,最好还是咨询中医。㊣(作者:陈冬牛,来源:37°女人,感谢文字作者,感谢图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