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智慧身心健康网 >> 美丽人生 >> 人生智慧 >> 正文第1页 ◇本文关键词:
大学没教你的事:你还需要学会慎独,认识自己与“空”
◇智慧指数:★★★ ◇智慧币:0

  各位同学: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大学在制度性教育下该教而没有教的两件事。

  第一,它教你如何与别人相处,没有教你如何与自己相处。

  合群,曾经是我们从小到大“德育”的核心。个人在群体中如何进退贯穿整个儒家思想,但是儒家极其讲究的个人修身、慎独的部分,在现代化的社会里,却被忽视。

  独思的时间,独处的空间,不在我们的课程设置里。

  把这个问题说得最透彻的,我认为是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他在1941年就指出当时的大学课程设置是有问题的,因为课程以“满”为目标,不给学生“独思”的时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非有闲暇不为也。纵观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而思对此悠久与累积者宜如何承袭撷取而有所发明,对复杂繁变者宜如何应对而知所排解,非有闲暇不为也;人生莫非学问也,能自作观察、欣赏、沉思、体会者,斯得之。”

  在你们四年或七年医学院的学习过程中,诸位想必学到了各种技术,但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重不重要?大学是否教了你?“纵观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在你的解剖学、病理学、临床课程里,是否有一点点入门?在整整四年或七年的培养中,请问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让你用在“观察、欣赏、沉思、体会”之中?一个没有能力“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对自己的“存在”状态有所思索的人,会是一个几流的医生?

  四年或七年大学生涯,大半在喧哗而流动的群聚中度过,自己对自己检讨、探索、深思,难有空间。“慎独”,其实就是在孤独、沉淀的内在宇宙里审视自己在环境中的处境,剖析人我之间的关系,判别是非对错的细微分野。“慎独”是修炼,使人在群体的沉溺和喧闹中,保持清醒。这,大学教了你吗?“情绪之制裁,意志之磨砺”,在不在大学的课程里?

  “只知从众而不知从己”的人,不知“人我之间精神与实践上应有之充分之距离”的人,请告诉我,会是一个几流的医生?

  第二,大学教育教了你如何认识“实”,但没教你如何认识“空”。

  我不知道在你们医学的制式教育里,有多少文学的培养?我认为,文学应该是医学院的大一必修课程;文学,应该是所有以“人”为第一对象的学科的必修基础课之一,因为文学的核心作用,就是教你认识“人”。

  读过加缪的小说《瘟疫》的,请举手……七十人中只有四个,比例很低。我因为2003年的非典暴发而重读这本小说。小说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描写一个城市由于暴发瘟疫而封城的整个过程。加缪透过文学所能够告诉你的,不可能写在公共卫生学的教科书里。医学的教科书可以教你如何辨别鼠疫和淋巴感染,可是加缪的文学教你辨别背叛和牺牲的意义、存在和救赎的本质。

  多少人读过卡夫卡的《蜕变》?对不起,我觉得《蜕变》,也应该是医学院学生的大一必读书。你的医学课本会告诉你如何对一个重度忧郁症患者开药,但是,卡夫卡给你看的,是这个忧郁病患比海还要深、比夜还要黑的内心深处——医学的任何仪器都测不到的地方,他用文学的X光照给你看,心灵的创伤纤毫毕露。

  是的,文学,是心灵的X光。它照得到“空”。将来的医生,请问你具备这些吗?

  (本文是作者在台湾成功大学医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责任编辑:FirstLight】
  ↓↓↓↓↓▼ 其它朋友,还学习了以下智慧内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快捷方式 | 万年历查询 | 友情链接 | 加入我们 | 智慧共享调用 | 广告投放 | 关于我们 | 实用地图
请把本站介绍给您身边的人(您的学生、同事、朋友、亲人等),您的举手之劳可能会使他们受益无穷
Copyright © 2008-2012 WISE99.COM 智慧身心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06941号
阅读、学习、修养、成长,一个都不能少,一切尽在智慧身心健康网!
[呵护身体,滋养心灵]智慧身心健康网为您身心健康提供助力
技术支持/举报不良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