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智慧身心健康网 >> 智慧国学经典 >> 孔子孟子儒家智慧 >> 正文第12页 ◇本文关键词:
《论语》智慧感悟:智慧之道,解疑之法(第12页)
◇智慧指数:★★★★★ ◇智慧币:0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真正有智慧的人,虽然从外在因素来说是可以学的,但内心必须要有自己的酝酿。那么,什么是自己内心的酝酿呢?

  我们先来看看孔子的境界。孔子能够做到的境界非常难得,叫做“子绝四”,也就是他把四样毛病在他这儿基本做到杜绝了。哪四样呢?叫做:“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什么意思?第一是“毋意”,意是主观臆断,就是一件事情摆在那儿,没有什么真凭实据,拍脑袋一想就说它是怎么回事。这样的事孔子基本上不做。

  第二是“毋必”,也就是说他没有抱一种必然的期待,说一件事情必须按照我的思路去走,必然有个什么结果。

  第三是“毋固”,也就是说不固执己见,要真正尊重这个事情的规律,尊重它的变化,然后去找它的客观走向,而不是固执于心。

  第四是最难的,就是“毋我”。最后能够让自己达到一个浑然忘我的境界,然后去真正完成对客观事物的判断。这容易吗?非常不容易。

  其实,人要想真正达到大智慧,最后都是要叩问内心的,就是自己心灵智慧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境界

  今天的世界很纷繁复杂,所提供的机遇不一而足。面对这样的世界,我们心中那种固执的心理应该是越来越少的,因为在多样化的世界上我们可以有多样化的选择。

  可是,有些孩子四五岁的时候,父母就教他说,我以后要上北大,我以后要念清华。到了六七岁,就会说我就要上北大中文系,我就要上清华建筑系。这一方面是家长觉得孩子立志,但另一方面,孩子的那种“必”与“固”的心理在心里就越来越深。也就是说,将来他没考上北大中文系,去了西语系,他就认为这是失败的;他上了清华的管理系,没有上建筑系,他也认为是失败的。

  其实,有时候我们转换一个思路,比如说,人生不一定那么强调唯一性的目标,但你要有一个清晰的方向,这就会让自己宽容很多。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责任编辑:FirstLight】
  ↓↓↓↓↓▼ 其它朋友,还学习了以下智慧内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快捷方式 | 万年历查询 | 友情链接 | 加入我们 | 智慧共享调用 | 广告投放 | 关于我们 | 实用地图
请把本站介绍给您身边的人(您的学生、同事、朋友、亲人等),您的举手之劳可能会使他们受益无穷
Copyright © 2008-2012 WISE99.COM 智慧身心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06941号
阅读、学习、修养、成长,一个都不能少,一切尽在智慧身心健康网!
[呵护身体,滋养心灵]智慧身心健康网为您身心健康提供助力
技术支持/举报不良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