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智慧身心健康网 >> 成功励志 >> 成功智慧 >> 正文第1页 ◇本文关键词:
个人生涯转换:勇敢“自杀”,勇于舍弃,勇往直前,你才能重生
◇智慧指数:★★★★★ ◇智慧币:0

  人常常会面对转变,转变代表未知、代表风险,大多数人都会在面临转变时踟蹰不前,以至于错过了时机,如何能在关键时候,做出正确的决定呢?

  “自杀以求生存”是一句气派恢宏的格言,从管理学上也有理论依据,成功的公司受限于既有的经验,以至于无法启动新经营模式,下决心放弃原有模式,这是自杀的准备。个人面对转型,也要有自杀以求生存的决心。

  一个艺人朋友,长期为生涯规划困扰,许多年来,我们一见面就谈到他想转换工作跑道的问题。原因无他,艺人是论时计酬,虽然酬劳高,但生命周期短,年纪一大,就不能做了,他一直想发展第二专长,以做准备。但这许多年来,既没结论,也没行动,因为他丢不掉现在的高收入,也害怕转换的风险。

  我对他这样的讨论厌烦,干脆一见面就先声明:“今天只谈风月,不谈工作。”

  另一个有为的年轻人,一直对我从事的文化出版业有兴趣,也和我谈了许多年,有没有机会来从事出版工作,我当然乐意。

  只可惜他一直在电视圈工作,待遇甚高,降薪做理想,他又下不了决心,因此一切也就是谈谈罢了,只是他又一直以未能从事文化出版工作为憾!

  最近重读哈佛大学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有关创新理论的巨作《创新者的窘境》(The Innovator's Dilemma),感触甚多,原来这两位朋友遇到的困难是有理论根据的,他们都被现在的成功模式所苦,以至于不敢跨出新领域,这就跟所有成功的企业一样,当面临新科技的“典范转移”时(或新环境变化),总是踌躇不前,他们面临的是“转变的两难”。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教授的建议是,成立新公司、新组织,独立于原有组织之外,以测试新科技、新环境、新市场,以迎接挑战。同时要有心理准备,新公司未来可能扼杀原有公司的生存,这是“自杀以求生存”,不过自杀总比被杀死好,而且自杀之后,还有新公司延续,这是另一种永续经营。

  好一个“自杀以求生存”,这是多壮烈的话,只是太血腥,也太凄凉了。对大多数人而言,其实没有自杀的勇气与决心。

  好在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真义,并不是要大家自杀,他只是要大家面对新环境,启动新公司,采取新作为,用你现在还能赚钱的经营模式,去投资创新产业。

  自杀也是一种心理准备,意味着有一天当“创新模式”席卷而来时,既有的公司可能死亡。

  更大的问题在于,如果你没有及早启动应变计划,采取行动,一直到面临生死存亡之时,才采取“自杀以求生存”的行动,一切都时不我予,来不及了。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FirstLight】
  ↓↓↓↓↓▼ 其它朋友,还学习了以下智慧内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快捷方式 | 万年历查询 | 友情链接 | 加入我们 | 智慧共享调用 | 广告投放 | 关于我们 | 实用地图
请把本站介绍给您身边的人(您的学生、同事、朋友、亲人等),您的举手之劳可能会使他们受益无穷
Copyright © 2008-2012 WISE99.COM 智慧身心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06941号
阅读、学习、修养、成长,一个都不能少,一切尽在智慧身心健康网!
[呵护身体,滋养心灵]智慧身心健康网为您身心健康提供助力
技术支持/举报不良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