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智慧身心健康网 >> 智慧国学经典 >> 中华养生智慧 >> 正文第22页 ◇本文关键词:
中华宝藏《黄帝内经》的智慧:因天之序,十二时养生智慧(第22页)
◇智慧指数:★★★★★ ◇智慧币:0

  大家一定要记住,当社会发展到哪一步的时候,社会如果是浮躁的,人就会得浮躁类的病,就会得上实下虚的病,就会得失眠、抑郁,类似这方面的病症。所以我们中国把疾病跟方方面面都会联系,比如说我们刚才涉及到疾病,我们过去讲过,比如万恶淫为首,百病生于气,像这些都是在告诉你,没有一门医学可以说把疾病跟什么联系在一起,跟性生活联系在一起,跟情绪联系在一起。可是我们中国不是这样的,我们中国要把这一切全都要联系在一起,所以真正的医疗保险是什么,就是精神文明。把这些统统联系在一起才是我们医学的这种内涵。

  所以有人曾经打过一个比方,说在西方假如你得病了,首先要去找的是什么人呢,是医生,对吧,医生治不了了让你去找谁呢,去找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在治不了,让你去找牧师。

  可是在中国这个问题,你去找一个中医就可以,他是可以全方位地解决你的一些问题,包括你的心理,甚至包括你的信仰的问题。而且在中医里,大家要记住,我们马上要进入的一个新的话题,就是中医它会涉及到你生活当中方方面面的东西,所以它指导的是你的生活。

  医道,所谓医道它不是单纯地停留在治病的这个层面,它是要全方位地指导你的生活。比如说我们今天讲了这么多的东西,讲了十二时辰的养生,都是在告诉你,这十二时辰当中,你应该什么时候睡觉,该什么时候起床,该什么时候吃饭,这些不仅仅是你人体,人体是一个最无为的这么一个系统,最自足的系统,人体就是这样去做的。而我们人如果你偏离了它,你正好反着它来,你不生病谁生病,所以你记住的一个原则就是说你一定要因循着它的原则,身体的本性的原则。

  一个国家也要因循着这样的原则去做才可以,你如果全都按着这个原则去做了,你的身体就是和谐的,你的情绪也是和谐的,然后国家也自然能够达到一个和谐。所以大家要从十二时辰的这种养生里边,要能够去体会方方面面的。

  就是说首先要把握住这种思维方式,它是一种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它是经常会通过比如说像心肝脾肺肾,它基本上在《黄帝内经》里边,它基本上是保持着一种就是在很大程度上,要不然你会不理解,就是说你一本《黄帝内经》,你没事老讲春夏秋冬,老讲东西南北干什么呢,还有还要讲社会的官职,比如说心为君主之官,然后心包又叫臣使之官。就好像是心不受邪,然后由心包经就是代君受过,代君受过这就相当于什么呢,臣使之官,那么在古代就相当于太监,密探这类的人,但是它又主君主的喜乐。所以大家一定要清楚,这里边只要你懂社会学,只要你懂方方面面的这些学问,然后你掌握了中医的这种悟道的方式,咱们就都能够学好中医。

 << 上一页  [21] [22] 

【◇责任编辑:FirstLight】
  ↓↓↓↓↓▼ 其它朋友,还学习了以下智慧内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快捷方式 | 万年历查询 | 友情链接 | 加入我们 | 智慧共享调用 | 广告投放 | 关于我们 | 实用地图
请把本站介绍给您身边的人(您的学生、同事、朋友、亲人等),您的举手之劳可能会使他们受益无穷
Copyright © 2008-2012 WISE99.COM 智慧身心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06941号
阅读、学习、修养、成长,一个都不能少,一切尽在智慧身心健康网!
[呵护身体,滋养心灵]智慧身心健康网为您身心健康提供助力
技术支持/举报不良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