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智慧身心健康网 >> 思维智慧 >> 格言箴言 >> 正文第27页 ◇本文关键词:
处世经典箴言录——《智慧书》(第27页)
◇智慧指数:★★★★★ ◇智慧币:0

  243.不要过于驯良

  应该让毒蛇的狡诈与鸽子的纯真调和一下。没有人比一个善良人更容易愚弄。从来不说谎的人很容易相信他人,从来不骗人的人总是信任别人。被别人愚弄并不总是愚蠢的标志;有时这是好事。有两种人善于预见危险:一种是自己付出代价而吸取教训,另一类更聪明的人通过观察别人而学到许多。你应该能谨慎地预见困难并同样精明地走出困境。不要心地太好以至于给别人机会来显示其心地太坏。你应该一半是蛇,一半如鸽,这不是魔鬼,而是天才。

  244.让别人欠你的人情债

  有些人将自己的利益假饰成其他人的利益:当他们真正接受恩惠时他们使之看起来好像在施予恩惠。有些人精明得很,明明是在求人,而给人的感觉却是他们在给人以荣幸。他们用使自己获利的办法来使别人产生荣誉感。他们安排事情的方式使其他人觉得当其他人给他们东西的时候是在偿付债务。他们绝顶聪明,打乱主客的次序,让人迷惑不解,不知道谁是施惠者,谁是受惠者。他们用廉价的称赞赚取最好的东西;通过表示他们喜欢某件东西来给予别人荣誉和奉承。他们以别人的谦卑来获得对某物的所有权。本来该他们自己应觉得感激的东西,他们却让别人感到受了他们的恩。他们在Oblige(感谢、承蒙--译者注)这个词上玩弄主动态或是被动态花招,他们更擅长的是政治而不是语法。这真是妙不可言。但如果你能当场破其狡诈,阻止他反客为主,让名誉归于当归之人,让利益归于当得之主,那就证明你才是更精明的人。

  245.有时一个人必须用不合常理的东西推理

  能如此方证明你才识过人。对从来不反对你的不要评价过高。这表明他并不爱你。这表明他只爱自己。不要被阿谀奉承所蒙蔽:不要报答它,而应摒弃它。将受到批评当成一种荣誉,尤其是被那些对好人评价不高的人批评时。当你的言行取悦于所有人时,你应该感到痛苦:这是你的那些言行不好的标志,要知道完美只属于极少数人。

  246.不要给那些没有向你寻求解释的人解释

  即使有人要求解答,过于急切地给出解答也是愚蠢的。在被要求之前给出解答是连累你自己,恰如在你健康时却启己使自己流血以造成疾病。事先就为自己找藉口容易唤醒本来沉睡的怀疑。严谨的人在他人的怀疑面前眼睛都不眨一下,否则是自己找苦头吃。他应该用坚定、有理的仪态与人相处。

  247.求知方面无妨多一点,生活方面无妨省一点

  有些人则把这话反着说。得当的闲逸胜于不称心的工作。我们除了时间--无助者和无家可归者的惟一归宿--外没有任何可称其为是自己的东西。生命是宝贵的,把生命花在枯燥的事上,或将其用在玄虚的事上,一样愚蠢。不要为工作,或妒忌心所累。否则你就会糟蹋生命、窒息精神。有些人将此理延伸到求知上。但话又说回来,人若一无所知,就无法生活下去。

  248.不要热衷于最新事物

  不恰当的做法总是易走极端。有些人只相信他们所听到的最新消息。他们的理智和欲望是蜡制的:不论什么样的最新消息,都在他们的心上留下烙印,而把以前的一切都一笔抹掉。这样的人容易被争取过来,也容易失去。每个人对他们的看法都不一样。他们是不可靠的密友,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们的判断和情感多变不专,他们的意志和判断力像跛着脚一样,一会儿倾斜到这边,一会儿倾斜到那边。

  249.不要在生命即将终止时才开始人生

  有些人在最初什么也不干,然后再努力,直弄得筋疲力尽。应先做最重要的事,以后如果有时间,再照料那些附带的事。有些人只想成功却不想奋斗。有些人先学会做最尤关紧要的事,而把那些能带来名誉和益处的事推迟到晚年才做。有些人刚刚有了点财富就变得自负起来。无论求知与生活,重要的在于方法。

  250.何时应该反向推理

  何时应该反向推理?当别人怀着恶意与我们说话的时候。有些人把一切都颠倒过来:"是"说成"不是","不是"说成"是"。如果他们批评某事,就表明他们心里对此事评价很高。他们由于妒忌此事并非出于己手,就试图贬低它在别人眼中的价值。井非所有的赞扬都是实事求是的。有的人因不想称赞好的就赞扬坏的。如果有人觉得谁都不坏,那他实际上就是觉得谁都不好。
 
  251.善于运用人的手段

  要善于用人道宛如神道不存在,善于体察神道宛若人道不存在。一位大师①曾如是劝告人们,对此当意会,然无需评论。

  ①指耶稣会创始人罗耀拉(saint lgnatius of Loyola,1491一1556)。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 

【◇责任编辑:FirstLight】
  ↓↓↓↓↓▼ 其它朋友,还学习了以下智慧内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快捷方式 | 万年历查询 | 友情链接 | 加入我们 | 智慧共享调用 | 广告投放 | 关于我们 | 实用地图
请把本站介绍给您身边的人(您的学生、同事、朋友、亲人等),您的举手之劳可能会使他们受益无穷
Copyright © 2008-2012 WISE99.COM 智慧身心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06941号
阅读、学习、修养、成长,一个都不能少,一切尽在智慧身心健康网!
[呵护身体,滋养心灵]智慧身心健康网为您身心健康提供助力
技术支持/举报不良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