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这个人什么样子呢?形容他有六个字。我认为就是中国人最终的人格理想,叫做神于天,圣于地。大家想想神圣神圣这个词我们熟吧。但实际上,神和圣不是一回事。
所谓“神于天”,就是指在个人生命上你永远不要失掉自己的一双翅膀,要有一片理想的天空,让你飞翔,你可以做神仙。
“圣于地”是指在人间世道上,在社会规则下,每一个公民,承担行动,这就是圣人。所以大家知道,一说孔子,都叫孔圣人。孔子其实就是我们的土地。
儒家教我们的就是社会人格上的自我实现,但你想想庄子什么形象,庄子最大的理念叫做“独与天地精神共往来”。他认为人生不过就是一场逍遥游,乘物以游心,人间万物皆为车马,是用来搭乘的。
你今天吃饭了吗?会朋友了吗?工作了吗?这一切都是车马呀,最后完成的是心游万仞的一种逍遥,所以其实从本质上来讲,庄子是个神仙,庄子引领了我们生命层面上的自我超越,所以他是我们的天空。
在我看来,神于天,圣于地。中国有道家作为天空,有儒家作为土地,所以我们天高地阔,天地人三才共生共长。
那么,我今天的题目为什么要叫构筑人格两岸?人呢,其实不能左右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是你能左右生命宽度。你究竟是一条小溪,还是一条大河,取决于两岸河床是怎么构建起来的。
我更希望,中国人一边河岸是儒,另一边河岸是道,自己成为湍急的水流,奔涌在宽阔的河道之中。不要成为那样一条逼仄的小溪流。
我们在今天为什么有很多的忧烦
用儒家的观点来看,人这一生的历练穿越,无非就是客观世界上的困难跟人主观心智之间形成的一种较量。人心的境界可以通过历练而达到。孔子说君子之道首先就是“仁者不忧”。
为什么我们有忧?就是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学生问孔子说:仁者不忧的“仁”是什么呢?老师回答就两个字:爱人,真诚地本着一种善良去对别人好,这种大爱就是仁。
当年吴越春秋范蠡佐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打得天下,那个时候文种(另外一位大臣),说:“哎呀我们俩这样的人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作为开国的元勋等着封功受赏吧!”
但是范蠡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咱们俩还是隐居吧,别在朝廷等着当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