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四:待人需要礼貌
中华文化非常重视“礼”。《论语》上说:“不学礼,无以应。”民间也有“礼多人不怪”的说法,可见,在人际关系中,礼貌是不可或缺的。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司马牛忧伤地说:“人人都有好兄弟,就单单我没有!”子夏说:“我(商)曾经听人说过,人的生死,冥冥中自有天定,人的富贵也完全是由上天安排。君子只要恭敬地修养自己而不犯过错,对待他人谦恭有礼,那么在四海之内的所有人,都是我的好兄弟了。君子又何必忧愁没有好的兄弟呢?”
礼貌的作用,一使大家相处愉快;二使大家在一起时,秩序井然;三为表现合乎自己的身份;四为发挥以让代争的精神。做一个谦恭有礼的人,别人自然会喜欢你而与你亲近,你又何必做司马牛之叹?
对人有礼貌,不见得马上有实际的效益。有些人急功近利,认为有没有礼貌,人家又不能把我怎样,何必约束自己,处处讲求礼貌?有些人注重形式化的礼貌,却丝毫不关心人,令人觉得此人很虚伪。就像美国人那样,他们惯有的礼貌只是一种虚假的表象,并不含有任何情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