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白话译文:
至上之德,不执着此德,正因如此,拥有这德性。俗下之德,执持不失此德,正因如此,丢失了这德性。至上之德,自然无为而且也不为什目的而为;俗下之德,勉力有为而且是为了目的而为;至上之仁,纯只感通之为,不为什目的而为;至上之义,勉力为之,这是为了目的而为。至上之礼,勉力为之,却没得恰当回应,就拉着臂膀而勉强将就他。
如此看来,失去了大道之源,而后只好强调内在德性;失去了内在德性,而后只好强调感通之仁;失去了感通之仁,而后只好强调正义法则;失去了正义法则,而后只好强调礼仪规范。那强调礼仪规范的,正可见忠诚、信实已然浇薄,祸乱灾害,已然开始!预先测度未来,只见得大道的表象,这是人们愚昧之始啊!
因此,大丈夫宁可居处忠信之厚,不愿居处礼文之薄!宁可居处纯朴之实,不愿居处浮泛之华,因此宁可去华薄,而取厚实!
药方:
「道」是有人起个头,带着你走,这人是谁,是你胸中的主。「德」是依正直的心来做,直入本源,不必罣碍!「仁」是彼此真诚相感、相应,融合为一体。「义」是自我要求完善,做成规则,戮力为之。
回得本源,一切自在、自然!纯朴的力量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