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而复失,让人痛苦。如果从来就没有“得”过呢?没有得,就没有“失”?
我的意思是说,“得”是“失”的根源,要免除“失”的痛苦,我们要从源头入手,要消灭“得”,消灭那种得而容易复失的“得”。
不要去争那种容易失去的“得”,超出我们的必需的“得”,是容易失去的;不符合我们本性的“得”,也是容易失去的,这些不要去争,它们不是你幸福的根源,相反是你痛苦的根源。
世人都爱珍宝,但是,珍宝真的能让人幸福吗?
我有个朋友,有颗夜明珠,放在家里,偶尔来个朋友拿出来看看,展示一下的时候才有一点儿乐趣,平时藏在保险箱里,连拿出来自己看看都觉得麻烦,要是碰上他出长差,就提心吊胆,为此,家里特别地装了防盗器、防盗网等等,这夜明珠的“得”对他来说是真的福吗?反而是挂碍,后来,他把夜明珠捐给一所初建的寺庙,用来供佛,没有了这“得”,他反而心无挂碍了。
古人给我们免除痛苦的第一个药方是“寡欲”,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古人又说,“无欲则刚”,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无欲的人犹如金刚。
但是,“无欲”并不是说,要我们心如死灰,“无欲”是要我们学会分辨,什么是很容易就会得而复失的“得”,什么是永不会失去的“得”,用我们金刚般的心去拒绝前者,追求后者。
就像人世间的“得”分为两种,一种是永不会失去的“得”,一种是得了就必然会复失的“得”,我们要学会区分,对于欢乐我们也要学会区分,什么是永恒之乐,什么是短暂之乐。短暂之乐只是假象,它不仅不是乐,相反是悲伤的根源。
我们不是圣贤,无法学到圣贤的全部。但是,我们能学圣贤的快乐。比如,孔子的快乐,听了美好的音乐,就能忘记鱼肉的滋味,那说的是美好的精神之乐远远超过口腹之乐。比如孟子说的,为了道而不吝吾身的快乐。(智者:葛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