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心理效应
196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发现自己的产品在芝加哥销路受阻,便立即委托瓦特·汤姆逊广告公司为其设计一个新的广告,以扩大销路。
而瓦特公司通过调查发现,芝加哥城当时出现了一股追求新奇的热潮,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消费方式,人们都力求出新。针对这一情况,瓦特公司设计了一句响亮的广告词:“只有福特汽车才能适应芝加哥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句话顿时引起大众共鸣,福特汽车在芝加哥的销量随之回升,比以前增加了30%。
之二:生动幽默
在国外,一些广告人另辟蹊径,玩起了幽默广告。
邦柏被誉为美国最著名的“广告大师”,也是善于制作幽默广告的高手。不久前,他为爱维士出租车公司设计了这样一句广告词:“我们屈居第二,自当全力以赴”。寥寥12个字,但令人耳目一新,效果奇好。
这家公司自广告登出后,营业额竟增加了一倍。调查表明,用户认为这则广告真实可信,其中“屈居第二”说明服务质量真实可靠,而“全力以赴”则反映出公司充满勃勃生机。因此,爱维士出租车公司的生意十分兴隆。
邦柏最近为“富士”汽车策划的广告创意更是别出心裁:一个泄气的车胎图片,边上写有一句“世事岂能尽如人意”。广告刊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购买“富士”汽车的人摩肩接踵。
之三:联想效应
电视广告一般都是有说有唱,还有文字说明,但日本却有这样一个广告:寂静无声的电视画面上,突然由上而下闪出一个手捧仙桃的佛像,一连闪现几次,却没有任何解说和文字,让人一时摸不着头脑。
但当人们在街头发现了新上市的产品佛桃牌维生素补药广告时,立刻联想到电视中曾出现过的那个有形无声的捧桃佛像。于是,这种由电视广告和街头广告相互配合而产生的联想效应,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然而然,佛桃牌维生素补药销售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