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会为面试下一番狠功夫,西装或套装,商务款皮包,锃亮的黑皮鞋,据说还有狠人,为了增加竞争系数而去整容的,都是为了简历上的照片第一眼更为直指人心,第一次面试看起来符合很“职业”的形象。
当然,这其实是一种想象,招聘的单位既然肯接收新人,往往不会在乎你看起来是否已经很职业,只要你别穿得太过随便,比如圆领卡通文化衫或夹脚拖鞋。倒是那种正式着装有时会暴露你缺乏经验:比如不太合身或面料马虎的西装、专门去烫的发、正经到有些压抑的公务手包等等。
这已经不用多说,但你现在上班都穿什么呢?那才是最关键的,这取决于你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上班久了,对穿衣服这件事就比较懈怠了——尤其是你看见那些职场老人们穿得实在是随便,你会怀疑:为什么我穿牛仔裤会被领导暗示不得体,而阿姨们上下都是碎花的“买菜装”就不会被批评为过于休闲呢?
大部分人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会对自己的形象慢慢倦怠,更有甚者,在办公室“装嫩”,比如女职员头上的蝴蝶结发卡,或者用最大号的奶瓶喝水,据说为了缓解职场压力。你有没有想过,有时候,乱穿衣服也许才是你不得晋升的关键?
据美国社科机构一项调查显示:假如有升职机会,在资历都差不多的情况下,穿得更精致考究的那个人获得升职的机会比较多。换言之,如果你是老板,手下有两名强将,你也愿意提拔那个每日穿体面外套的,而不是那个穿鲜艳T恤并且戴古怪饰品的。
换句话,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能力达不到,起码可以穿得像那种人。
老板们不会为了低级职员的穿衣风格太多费心思,但你若想晋升中层管理人员,就起码要让人看起来觉得你像那个样子,你要是想晋身高层,那么更需要有一种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
而我们总搞反的事情就是:面试时、刚工作时,穿得像个严谨过分的专业精英,而有了工作经验之后,又放松得像个不思进取的职场老油条。
你不要总拿乔布斯或比尔·盖茨说事,假如你真的是他们,穿什么都随你的便。假如你确定老板离不开你,你是那种内裤外穿的超人也无妨。问题是,有时我们往往错误地估计自己,就好像穿了错误的衣服之后还自信满满,觉得这些都不能掩盖我那灼灼夺目的光华。
这样对照一下,你觉得自己穿得离那个职位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