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启引:『人们总说太阳是最具爱心的,即便是一个落魄贫穷的人,只要你迎向它,它也就毫不吝啬地将那一份温暖一份爱洒向你。而太阳能这样爱,是因为太阳有着一种无边的爱的能力。人生中,很多时候,只要肯努力,就有可能遇到一个个生命中的贵人。让爱成为一种能力,你也就能从最黑暗之处冒出生命的地平线,让曾经的沉沦变成一种喷薄而出的朝阳,生命也就在这种“破晓”中得到绚丽夺目的升华……』
风雨人生:从黑暗中喷薄而出
1981年9月23日,纽约市布朗克斯区最破烂的街头,有一个女婴诞生了,这个女婴就是她。她是父母的第二个孩子,已有一个姐姐名叫莉萨·默里,父母给她取名莉兹·默里。父母是十分爱她们姐妹俩的。
可在她懂事起,总能看到一件奇怪的事情,在父母和姐妹俩玩得好好时,父母会突然冲进厨房,然后“砰”地关上门。后来她才知道,她的父母都是吸毒者。
莉兹5岁时,家里靠救济金生活。由于母亲天生有眼疾,可以享受到特殊福利,每月在刚刚领到救济金的六七天里,他们一家人日子还算不错,然而之后就是漫长的饥饿。一天晚上,她和姐姐饿得实在忍受不住了,见到了一管牙膏,二人便猛吃了起来。牙膏当然是奢侈品,不是常常能得到的,这样,姐妹俩不得不以靠吃冰块来体验“吃东西的感觉”。
1985年,她上学了,开始时,她一心想做一个好学生,可事实将她的想法击得粉碎。父母每天的事就是乞讨、吸食毒品。没有谁照顾她们姐妹俩。她们衣衫褴褛,身上总有一股怪味,以致在一次听写测试课上,她头上的虱子掉到了试卷上,导致课堂上一片哗然。由于受不了同学的冷漠甚或羞辱,莉兹从此开始逃学。
1992年,父母分开了,母亲带着姐姐搬到了新男友家中。莉兹舍不得父亲,决定留下。然而父亲每天不是在昏睡就是吸毒,到学校正常上学对她来说仍然是不可求的事。
13岁时,莉兹被儿童福利院带走,被送到一个专门收容问题少女的中心接受教育。由此她变得更为颓废和反叛,常常夜不归宿,睡在隧道中、地铁里、公园长椅上……
1996年的一天,她得知母亲进了医院,她急切地去看望母亲。来到医院,只见母亲面色蜡黄,两颊深陷,双目大睁,眼光散乱已不能聚拢在一起了。就在圣诞节的前夜,母亲在“我爱莉萨,我爱莉兹”的呢喃声中去世了。
母亲的死给予莉兹心灵巨大震撼。母亲不是不爱女儿,可她早已失去了爱的能力。那晚,莉兹痛苦地坐在寒冷的黑夜里,期盼着日光破晓。
终于,一轮明亮而温暖的太阳冒出了地平线,看着冉冉升起的太阳,她猛然醒悟:人们总说太阳是最具爱心的,即便是一个落魄贫穷的人,只要你迎向它,它也就毫不吝啬地将那一份温暖一份爱洒向你。而太阳能这样爱,是因为太阳有着一种无边的爱的能力。这一顿悟让她心中暖烘烘的。
安葬母亲后,她发誓: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绝不能重蹈父母有爱心却没有爱的能力的覆辙,一定要重拾对人生的追求。也就是说,要怀抱着一颗破晓后的太阳那向上再向上的心。
从此,她有意识地接触那些敢于向沉沉黑暗命运挑战的人。17岁那年,她有幸结识了一个名叫佩奇的新朋友。佩奇告诉莉兹,有一种“非传统高中”,只要肯发奋用功,哪怕没钱也可以上。而佩奇就在上这样的高中。
只要肯努力,就有可能遇到一个个生命中的贵人。她生命中的又一个贵人在她欲上“非传统高中”、几次面试却又几次遭到拒绝时出现了,那个人就是“人文预备学校”的创始人佩里·韦纳,于是她终于进了中学。